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108課綱真的讓學生更輕鬆? 想進名校  學測英文科非看不可的3大重點!
【記者彭慧婉/綜合報導】教育部推行的108課綱已經上路半年多,面對新課綱的改變,許多高一新生與家長仍處於摸索與觀望階段,其中強調閱讀理解的「素養」命題方向,單靠課綱訂定的最低標準是否足以應付111年的新型學測?依然有待商榷。其中,最多學校及科系採計的學測英文科更可能成為能否進入名校的兵家必爭之地,整理以下3大必看重點,希望學生與家長不用因為課綱變革而感到恐慌,順利迎戰升學考試。

重點一:考題靈活多元,囊括課外跨領域內容

新課綱著重的跨科、跨群合作、培養多元的「素養導向」,除了注重英文閱讀上的要求外,更希望學生不但需要具備文法的基礎概念外,還得注意每篇延伸閱讀當中的意義和內容,從今年108學測考題來看,也會發現取材變得靈活多元、生活化,涵蓋人文領域跟自然科學等跨領域學科。

因此,過往的讀書方式與備考經驗已不再適用於應付新課綱,多數高中老師都認為,平常養成讀英文文章的習慣,是準備學測英文的最好方法,而且不要只讀教科書,廣泛閱讀才能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並多和老師、同學討論,培養思辨論述的能力。

至於新課綱對於補習班授課內容是否會有影響?國內知名英文補習班張維英文指出,他們的教學內容從不侷限於課內,而是秉持讓學生具備終身受用的英文能力來培育學生,與108課綱不謀而合,課外內容包括透過新聞英語的活用,讓同學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為了培養使用英文的真實感,教材設計從內容到版面,都像是一份真正的報紙,因此張維英文認為,不管課綱怎麼變,只要英文實力好,不管任何考試都有機會輕鬆拿高分。

重點二:強調閱讀理解,重視篇章結構與組織

除此之外,考題要考的不只是閱讀與理解能力,還要看學生能否融會貫通,看完文章以後,能思考文章的類型、脈絡邏輯、因果關係。因此張維英文除了重視學生對生活情境與時事議題的了解,為了編纂出最符合考題趨勢,也開始在模擬試題中加入「素養」題型,契合考試制度。

另外,寫作部分也有同樣趨勢,題型同樣朝向表達及應用方向命題,比如論述類的小論文或實用類的書信、電子郵件等,考驗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張維英文要求學生從高一就開始接觸作文書寫,隨著年級增長,長文練習的題材更多元,囊括各式生活情境與時事議題,透過漸進式的練習方式,學生日後遇到寫作題型才能游刃有餘。

重點三:教育部調降標準,但名校要求更高

教育部希望藉由調降英文科標準,包括英文單字量下修到4500單字,希望學生不再只是一味地背誦,可以花更多時間來練習英文的聽力及口說能力。到底是減輕學生壓力還是其實是誤會一場?標準看似調降,但如果想以進名校為目標,幾乎9成學校都會採計的英文科就成了關鍵,想拿下好成績,大學前段校系的錄取條件可不只這樣!

張維英文指出,既然新課綱注重英文與生活結合,若要涵蓋各領域的資訊內容,出題範圍就不會僅限於教育部訂定的4500單字。另外,過去的考試制度,英文科有學測與指定考科兩次機會,但111年學年度開始,分科測驗考科為數甲、物、化、生、史、地、公(自由選考),新型學測考過的科目國、英、數乙,分科測驗就不再重複考,等於英文科只有學測一次機會,要是考差了就會跟頂尖校系絕緣!最好從高一開始就要全力以赴的扎穩英文實力,才能無往不利。

108新課綱是期望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溝通力,藉由閱讀國外真實的科普文章、著名演講段落、真實事物說明等資訊,進而拓展國際視野,學生與家長都應明白,具備好的英文將不再只是為了成績和升學,而是獲得知識、解決問題、與人溝通的重要工具。

張維英文:成立二十餘年,致力於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英文能力,目前全省十間分校,分別為台北本部、內湖、士林、北投、天母、新店、板橋、新莊、新竹、台中等。課程洽詢0800-77-1234,張維英文官方網站https://reurl.cc/yZ1Z46 。

 

▲108課綱強調閱讀理解的「素養」命題方向,學生與家長該如何準備?(圖/Freepik)
▲108課綱強調閱讀理解的「素養」命題方向,學生與家長該如何準備?(圖/Freepik)

▲建議從高一就開始接觸作文書寫,題材需囊括各式生活情境與時事議題,才能在考試時游刃有餘。(圖/張維英文提供)
▲建議從高一就開始接觸作文書寫,題材需囊括各式生活情境與時事議題,才能在考試時游刃有餘。(圖/張維英文提供)

▲除了廣泛閱讀,還要多和老師、同學討論,培養思辨論述的能力。(圖/張維英文提供)
▲除了廣泛閱讀,還要多和老師、同學討論,培養思辨論述的能力。(圖/張維英文提供)


發佈日期: 2020-03-02
新聞分類: 地方頭條文教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