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金源/臺東報導】【2020「箱織相惜」:文面族群編織陪伴教學特展】自109年1月9日至3月20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生活工坊展出,並於1月9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開幕茶會,邀請民眾一同欣賞台灣文面族群編織文化,聆聽女性代間傳承,相互陪伴,以傳統織箱(太魯閣語稱為ubung)學習編織,進而彼此相惜的故事。
台灣文面族群在此展覽中包含太魯閣族與泰雅族。編織是文面族群文化特色之一,隨著早期殖民與資本主義市場的介入,編織文化漸漸式微。2015年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有一個團體Mwaray da,帶動編織的復古熱潮。Mwaray da是由Meyce Yusi(宋美枝)所發起,她二十多年前跟著耆老Rowbiq Awi學習編織,深深體悟長輩的陪伴是重要的關鍵,因此她也陪伴部落婦女一起做編織。後來Meyce邀請她陪伴的學生一起推動「陪伴教學」,這種以陪伴回饋陪伴的方式,正是「陪伴教學」的精神。透過陪伴教學,吸引了水源村、西林村婦女參與;甚至遠至宜蘭南澳地區的泰雅族女性也前來學習。其中有些學習者,成為老師再去教導年輕的織女。如此繁衍傳承,開枝散葉,成為文化資產傳承的女力。
這次展覽物件為Meyce Yusi及其所陪伴之8位織女的作品。每位織女展出二件織作,一是qabang(被單),二是pala(布匹)。qabang通常是由一個傳統織箱織出的三匹布縫成的一個大被單,在文面族群文化中,女孩出嫁時,母親或祖母會為其準備qabang作為嫁妝,qabang數量越多,表示娘家越有面子。pala是由一個織箱織出的一匹布,其用途多元,紋樣饒富創意。這些作品呈顯太魯閣族或泰雅族多樣的技法,其圖紋與顏色訴說著織女們童年的記憶、家族的故事、以及山林的經驗。
展覽期間,除了靜態展示之外,另規劃2場次免費提供民眾體驗手作課程及1場文化講座。相關資訊請至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ttcsec.gov.tw;報名請洽:站苧・讚苧:國立東華大學苧麻園fb粉絲專頁或「R・B編織工作室」負責人李欣慈,電話0915-698568。
台灣文面族群在此展覽中包含太魯閣族與泰雅族。編織是文面族群文化特色之一,隨著早期殖民與資本主義市場的介入,編織文化漸漸式微。2015年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有一個團體Mwaray da,帶動編織的復古熱潮。Mwaray da是由Meyce Yusi(宋美枝)所發起,她二十多年前跟著耆老Rowbiq Awi學習編織,深深體悟長輩的陪伴是重要的關鍵,因此她也陪伴部落婦女一起做編織。後來Meyce邀請她陪伴的學生一起推動「陪伴教學」,這種以陪伴回饋陪伴的方式,正是「陪伴教學」的精神。透過陪伴教學,吸引了水源村、西林村婦女參與;甚至遠至宜蘭南澳地區的泰雅族女性也前來學習。其中有些學習者,成為老師再去教導年輕的織女。如此繁衍傳承,開枝散葉,成為文化資產傳承的女力。
這次展覽物件為Meyce Yusi及其所陪伴之8位織女的作品。每位織女展出二件織作,一是qabang(被單),二是pala(布匹)。qabang通常是由一個傳統織箱織出的三匹布縫成的一個大被單,在文面族群文化中,女孩出嫁時,母親或祖母會為其準備qabang作為嫁妝,qabang數量越多,表示娘家越有面子。pala是由一個織箱織出的一匹布,其用途多元,紋樣饒富創意。這些作品呈顯太魯閣族或泰雅族多樣的技法,其圖紋與顏色訴說著織女們童年的記憶、家族的故事、以及山林的經驗。
展覽期間,除了靜態展示之外,另規劃2場次免費提供民眾體驗手作課程及1場文化講座。相關資訊請至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ttcsec.gov.tw;報名請洽:站苧・讚苧:國立東華大學苧麻園fb粉絲專頁或「R・B編織工作室」負責人李欣慈,電話0915-698568。
發佈日期: 2020-01-06
新聞標籤:
指傳媒,指傳媒,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
網址: http://www.touchmedia.tw
facebook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fingermediatw
Google+專頁: http://google.com/+FingermediaTw2015
電子郵件: service@fingermedia.tw(採訪、收稿)
Twitter: @fingermediatw
LINE@生活圈:@fingerm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